了解一双跑鞋,除了中底材质、鞋面、重量等,坡差也是很多跑者关注的重点。
很多跑鞋的详情页也都有关于坡差这方面的营销包装:
举例:后跟33mm-前掌25mm=坡差8mm
什么是坡差?
简单来说就是:跑鞋后跟厚度与前掌厚度的高度差,通常以mm(毫米)计量。(注:国际/世界田联要求职业选手的竞速跑鞋最大离地高度不能超过40mm,否则成绩不被认可。)
坡差之于跑鞋,类似车架至于公路车,我愿称之为跑鞋的“几何”。
一定的坡差,可以降低站立时的垂直负荷率,并能增加自然前倾角度,使得跑动过渡更自然流畅,但过高的坡差也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。
坡差的分类:
0-4mm低坡差:最接近赤足跑步时的自然坡差,适合前掌、中掌落地的跑者,对跟腱、小腿、腿筋和臀肌来说有一定要求,不太建议新手选购。
比如:奥创、索康尼精华系列都是属于低坡差。
5-8mm中坡差:黄金坡差,平衡了缓震和自然步态,对落地方式更有普适性,对膝关节、脚踝、小腿等力量要求最均衡的,适用于绝大多数跑者。
比如:安踏柏油路霸系列、很多国产场地竟训跑鞋都是这个坡差范围。
9-12mm高坡差:提供更好的后跟缓冲,保护膝关节,适合脚跟落地的跑者,和大体重跑者。
比如:很多国际品牌的顶缓慢跑鞋都是高坡差。
坡差的选择:
没有最好的坡差,只有最适合你的坡差。
以下是一些常见选购参考:
根据跑步习惯:
前掌、中掌落地可选低坡差/中坡差。
后跟落地可选高坡差/中坡差。
根据用途:
走路可选中坡差/低坡差。
慢跑可选中坡差/高坡差。
场地训练可选低坡差/中坡差。
根据身体情况:
患有膝盖或臀部疼痛可选低坡差。
足部或脚踝疼痛或受伤史,跟腱炎等可选高坡差。
体重可选高坡差/中坡差厚底。
» 标题: 怎么选购合适自己坡差的跑鞋?» 本文来自热心的夹友 Niuma 提供。